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易地搬迁中凝聚青年和服务群众的特长,团松桃县委结合自身实际,以“三+”增“三气”,不断深化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品牌。
一、“固定+流动”夜校建设聚人气。团松桃县委除在县城育才、团山安置点和芭蕉社区建立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外,结合搬迁量大、搬迁点多的实际,在各安置点设立流动授课点,由团委书记、致富带头人、安置点村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春晖使者等为群众授课,通过普通话学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党史学习、安全教育讲座、法制宣传、自护教育、道德讲堂、网络教育安全、禁毒等课程,把党的好声音深入苗乡大地、深入群众、温暖民心。松桃苗族自治县“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建设33个安置,共搬迁14492户683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732户51705人,搬迁体量位列铜仁市第一,全省第五。“固定+流动”建设方式不断满足搬迁群众学习需要,目前共打造固定青年乡村振兴夜校3个,开展课程142课时,服务群众5680余人。开展流动课程30余期,服务群众1200余人,不断为增强群众就业能力、内生发展动力提供智力支撑。 二、“苗语+汉语”政策培训接地气。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少数民族占总人口68.1%。团松桃县委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发挥共青团的志愿服务组织人员的资源优势,聘请精通“苗汉双语”的专业教师、少数民族青年志愿者、春晖使者、驻村第一书记等为乡村振兴夜校的任课教师,以集中开班、把党和国家政策翻译成苗语、编制成苗歌、讲故事等群众喜乐见闻为宣传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能领会,把各项政策和农技知识带到搬迁群众中去。目前,松桃团县委邀请到春晖使者滕继承先生、石丽平、龙秀海、志愿者麻溪芝等30余名少数民族教师授课,以“苗汉双语”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30余课时,服务群众1200余人,得到人民日报、贵州日报、铜仁日报多次报道。
分享按钮 |